展评 CRITICS’ PICKS

麻剑锋个展“MA”展览现场,2016.

北京

麻剑锋:MA

应空间|YING SPACE
北京朝阳区草场地艺术区红一号院A3
2016.07.09 - 2016.09.04

麻剑锋个展“MA”中的作品着实令人难以“欣赏”。“欣赏”意味着凝神静观,而艺术家却令作品整体呈现出一种“进攻”的姿态,仿佛正在向空间入侵,并不断干扰观众的视线。虽然艺术家借鉴了已然“经典化”的新表现主义绘画风格,却将其以看似随意的方式同各类廉价感十足的材料结合起来,以此挑战绘画形式“自律性”逻辑。

展厅的入口处存在一条联结两个区域的走廊,其中密集地堆放着绘有图案的集装箱、挂着彩色纸板的衣架等“零件”——这些物件本身既不具备作品的“完成感”,又“不合理”地侵占了走廊的空间,仿佛“路障”一般防止观众进入“非请莫入”的区域。然而,麻剑锋似乎与观众开了一个玩笑——穿过该走廊,与另一展览区域“势均力敌”的展示空间赫然在目。不过,他又通过对众多迥异作品“零件”随机的摆置方式完全打破了该空间的整一性,使之与走廊一并沦为令人眼花缭乱的“道具间”。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图像与符号由富有动感的色彩、形状及材质所呈现,如同向展览空间发起的“总攻”:由纸板和木条制成的作品向空间的四面八方延伸,竞相争取观众的注意力——但或许正是由于这种缺乏整体感的竞争关系,它们所造成的视觉冲击立刻被不断涌现的全新印象所代替。展厅中以红色塑料绳为点缀的电扇不停地运行着,发出低沉的轰鸣声,不仅为展厅增添了仪式感,亦如其他“零件”一般,试图超越“道具”的身份,成为能够自我表达、甚至挑逗观众的“演员”,并赋予空间以流动感。

另一处较为昏暗的展区并不那么具有“戏剧性”,但承袭了上述区域的拼贴感及语义含混的特征。结合现成图像、绘画与冲印技术的马匹形像分散在空间中,让人联想到 “MA”这一神秘而空洞的能指;在一个半封闭的隔间中,塑料绳既是联结、固定纸板箱的媒介,似乎又与强烈的灯光共同制造出某种空间秩序,却又因材料本身的随机性质而推翻了这一秩序;在两个展区内任何出人意料的地方,数字符号以散落的态势出现在作品的侧面与地面上,而试图破解其排布规律的意图都注定是徒劳的。废旧纸箱作为“零件”在形式上也许借鉴了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上世纪的代表作“纸板箱”系列,其着眼点却并非在于对日常材料本身的突出,而在于让绘画文本与旧纸箱融合的同时即相互取消,从而呈现一种纯然的“图像”状态。或许,这既反映了消费文化中物质对空间的统摄,反讽了景观社会所建构的视觉秩序,又影射着某种绘画“图像化”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