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43 results for: 李杰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06.03

    纽约,巴黎,上海

    巢佳幸

    5月29日这天虽闷却有着少许怪异的凉意,这对上海来说,预告着20多天黄梅雨季的不日降临。好几个刚从北京匆匆赶来的朋友居然说:“上海真冷呐。”除了天气,素有“高冷”外貌的上海外滩美术馆,坐落益丰外滩源俨然5年。街上不时撞见各色婚车,才觉出这个日期的代码是“我爱你的到永久”。 翌日便是上海外滩美术馆

  • 采访 INTERVIEWS 2015.05.12

    李杰

    黄河

    在各地过着“短暂生活”的香港艺术家李杰(Lee Kit)近日在广州停留,在观察社内实现了名为“不忠诚的”的个展。现场没有拥有标题的单个作品,李杰认为这里的整体为一件作品。在这篇访谈中他介绍了这次展览实践,并谈到在通过创作语言在世界和自身之间找到的“回应”。展览持续到6月16日。

    我总是到处走,在不同的地方过一些短暂的生活;不过广州可以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01.25

    李杰:不安常在

    王景

    很明显,李杰(Lee Kit)在“不安常在”中试图对其个人的不安经验加以提示,并安置于维他命空间的新址。 “How was it?”、“Peter, stop touching my face”、“把你的手指切下,给彼得”等李杰式的喃喃自语,与镜花园的窗外风景——风,树,光线,栽植了白萝卜的种植园等等,或流通、或叠加,造成如胡昉所言的效果:“不是真的不安,而是说不出的不安。”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10.15

    李杰:And

    卢婧

    “And”实际上是他与艾可画廊自2009年合作以来,在上海空间的第一次个展,而在意大利空间的个展“Suitcase”要追溯到2009年。与“You”[1]可以清楚翻译为“你”不同,“And”作为连接词,有着比中文的“和”或“与”更丰富的意义,例如片刻停顿,说明一种对立或平行关系,或是某一情景中的欲言又止。因此展览被设定为没有中文名字。像经常发生的那样,他留了一段文字给观众作为提示。其中写到一种“虽然是可以努力再次触及,但我不会有所行动了”

  • 新闻 NEWS 2014.07.15

    曾建华获选为第56 届威尼斯视艺双年展香港参术家

    香港艺术发展局及西九文化区的全 新视觉文化博物馆 M+ 今天宣布,曾建华先生已获选为第 56 届威尼斯视艺双年展香港 届威尼斯视艺双年展香港 参展代表。该览将于 2015201520152015年 5月 9日至 11 月 22 日。

    甄选工作由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06.25

    热望之房——性与香港

    邝镇禧

    Para site于今年五月巴塞尔艺博会期间策划了如去年“疫年日誌”相若的宏大展览 “热望之房——性与香港”,从展览名字已可直接联想到香港密集而狭小的居住环境,亦可引伸至本地局促的政治生态、传统枷锁以及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于心理上针对个体的想像的压抑。上环普仁街Para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06.22

    西行漫记 上篇

    杨北辰

    下飞机前,广播里传来空姐亲切的声音:“机舱外地面温度,19摄氏度。”此时的北京正饱受着36度高温的炙烤,很难想象在成都却可以遭遇如此清凉消暑的局面。整个城市暗沉而复杂,却并不显得阴冷,反而因为雨水随即可降落的姿态而得体的温润。在去往A4当代艺术中心的路上,一些新的不知名楼盘与建筑正拔地而起,宽敞的马路上车辆明显比去年来时又增加了许多,天际线出现了新的构造的痕迹——但总体来说,在一个以变化为常态的国度,这里的一切都显得不温不火,且不那么机会主义。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05.21

    营建快感

    杨北辰

    香港大致是这样一个地方:你总是带着某个目的而来,然后带着某个达成的目的而去,其间也许舒适,也许失措,但大抵都是以过客的速度,或不相干者的姿态。在从机场奔赴酒店的出租车上,司机操着纯正的港式普通话问我们:“你们是来参加那个XX交易会的吧?最近来了差不多7000人,酒店都住满了。”我们解释道,我们是来参加Art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04.04

    李杰:「你。」

    刘淑庄 | Doretta Lau

    过去几年间,现居台北的香港艺术家李杰对绘画、日常生活、时间流逝、荒诞与平淡的兴趣不断扩展。最近他在香港牛棚艺术村的展览「你。」以第五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的个展「你(你)。」为基础,并增加了一系列新的绘画、录像和雕塑。

    展厅入口处是一个门卫室的复制品,旁边插着一把沙滩伞。门卫室里空无一人;没了门卫,这座小房子就变成了一件未能实现其物性的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09.16

    大奖将至

    宫林林

    胡向前的开幕行为表演定在晚上七点半,他这次要以回答记者提问的方式做表演。胡向前已经换下t恤穿上演出服——白衬衫,摄影机和灯光早已在外滩美术馆五楼的外厅就位,探照灯的炙烤加重了这晚的闷热。可是约定时间已过,作为表演一部分的三家专业媒体一个都没到,工作人员开始紧张地商量、打电话,观众开始疑惑,继而发出议论:这次竟然是媒体迟到要艺术家来等。直到八点多,胡向前和工作人员已经在无奈之下求助现场的朋友配合表演,约好的其中两家媒体才姗姗来迟,于是匆忙间表演开始了。

  • 专栏 COLUMNS 2013.09.03

    李杰谈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及香港当代艺术界现状

    采访/杨北辰

    做威尼斯双年展时我其实试图做一个极端的展览,但做好之后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部分比较极端,因为这个所谓的香港馆,但我不想做一些很代表香港的东西,我就重新再问:我自己到底是什么?什么是香港?后来找到了四个Keywords(关键词):爱,恨,当下,方向。我觉得对香港的感觉,也跟我自己做作品的经验有关系,我以前处理的是爱和恨之间很小的一部分,那种所谓不清楚的状态和情绪。而香港永远都是当下的,又不会放假,在中间已经主动遗忘了很多东西。可能那个展览本身反映不出来,起码情绪上比较极端。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3.06.17

    疫年日志:恐惧、鬼魂、叛军、沙士、哥哥和香港的故事

    翁子健

    《疫年日志》首先叫人欣赏的是其定题的创意和明确性:展览“以2003年春天影响香港的事件为起点”,它谈的是”恐惧、鬼魂、叛军、沙士、哥哥和香港的故事”。在维基百科查一查“香港2003年”条目,便会有点令人惊讶地发现,2003年对於今天香港社会政治所造成的影响,或许不比1997年低,它的关键字包括:SARS,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第一次七一大游行,争取普选,自由行和「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还有张国荣跳楼身亡。这展览名為《疫年日志》(借十七世纪英国作家DANIAL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2.12.12

    李杰:每一口气

    宫林林

    李杰的作品经常让观众在空间感知的转换中与之发生微妙的关系。比如他早期画的那些桌布,这些桌布会被铺在草地上为一群野餐的朋友所用,又比如那些写有歌词的枕头和靠垫,观众在躺下去、坐下去的一刻,某种感性而私密的东西发生了。李杰跟维他命空间合作的项目House

  • 所见所闻 DIARY 2012.11.24

    喧嚣与静谧

    林昱(Aimee Lin)

    开幕前已经听说没顶公司和李杰的双个展可能会延续到农历新年,虽然再过一周,美术馆一楼的两个空间还会有Gabriel Lester个展的开幕,心里却还是忍不住有点低落:这是民生美术馆2012年最后一个开幕季了,冬天来了,大家都开始放缓工作节奏;也不是没有想要庆祝和派对的心情,只是看着时间轴里的人来人往,偶尔也会禁不住唏嘘:逝者如斯。

    不过

  • 新闻 NEWS 2012.09.15

    亚太三年展公布艺术家名单

    亚太三年展近日公布了2012年第七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的艺术家名单。共有七十七名艺术家参加,包括由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西亚的艺术家组成的特别单元。参加的华人艺术家和团体有没顶公司,张奕满,黄永砯,饶加恩,周铁海,李杰,袁广鸣,Map Office。

  • 新闻 NEWS 2012.06.23

    李杰将代表香港参加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

    李杰(Lee Kit)将代表香港参加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现年三十岁的艺术家,最开始是画家,在过去几年里,以观念雕塑和装置而获得关注。其中既有家用品比如妮维雅身体乳液,凡士林,强生护肤霜,作为对日常生活仪式般举动的参考方式。香港馆策展人、M+总监说Lars Nittve:“李杰是香港当代艺术界优秀的艺术家之一。这几年来,他的创作一直很打动我,他的当代艺术造诣很深,能将艺术和非常个人化的东西结合得很好。

  • 新闻 NEWS 2012.06.12

    M+ 获乌利•希克捐赠世界顶级中国当代艺术馆藏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管理局")6月12日宣布,获赠合共1,463件中国当代举足轻重的艺术珍品,纳为于2017年落成的视觉艺术博物馆M+的永久藏品。这批珍藏由来自瑞士的世界著名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乌利·希克(Uli Sigg)博士捐献,保守估计价值为港币13亿元。

    希克藏品被公认为由

  • 新闻 NEWS 2012.05.19

    香港艺术家李杰获得“艺术世界之未来”奖

    香港国际艺术展12(ART HK12)于5月17日在展览现场宣布上海艾可(AIKE-DELLARCO) 画廊所代理的艺术家李杰(Lee Kit)为2012年“艺术世界之未来”大奖的得奖者。奖金为两万五千美元。 李杰的得奖作品为《我的手中之物》(Something in My Hands,2012)。

    今年“艺术世界之未来”大奖的评审团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1.08.11

    学习方法

    卢婧

    “学习方法”想要强调的是作为学习者的艺术家,所谓的“手感”可能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由艺术家各自的认知模式与创作经验逐步形成的个人语言,也指平时写字、奏乐、创作时能体验到的“随心所欲”的顺畅感。

    策展人特意挑选带有窗户的区域来展示李杰(Lee Kit)的作品《Hotel Grand

  • 采访 INTERVIEWS 2010.12.06

    李杰

    Robin Peckham, 刘秀仪

    通过当代艺术实践中一次偶然的历史划分,香港的年轻艺术家例如李杰已经投身于新艺术的指导工作中了。 他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的紧密联系以及他在伙炭艺术家社区的中心位置使得他及同代的艺术家对更年轻的一代画家起到了非凡的影响。李杰谈了自己对于当前青年艺术家的想法,温文尔雅的油画与素描创作构成的松散运动,即我们所说的“乖画”(Nice Pai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