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Lam Qua,《肖像48号,Yang Kang》,1830-1850,布面油画,藏于耶鲁大学,Harvey Cushing/John Hay Whitney 医学图书馆。

香港

疫年日志:恐惧、鬼魂、叛军、沙士、哥哥和香港的故事

Para Site
香港鰂魚涌英皇道677號,榮華工業大廈22樓
2013.05.16 - 2013.07.20

《疫年日志》首先叫人欣赏的是其定题的创意和明确性:展览“以2003年春天影响香港的事件为起点”,它谈的是”恐惧、鬼魂、叛军、沙士、哥哥和香港的故事”。在维基百科查一查“香港2003年”条目,便会有点令人惊讶地发现,2003年对於今天香港社会政治所造成的影响,或许不比1997年低,它的关键字包括:SARS,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第一次七一大游行,争取普选,自由行和「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还有张国荣跳楼身亡。这展览名為《疫年日志》(借十七世纪英国作家DANIAL DEFOE的书名《A Journal of the Plague Year》),策展人将展览喻为一部日志,以日志作为框架说明了这一点,即看似必然的历史正是各种事件极其偶然的混合。

然而,展览的主题对象愈具体明确,对策展人的想像力的要求便愈高 ── 这个展览丝毫没有让作品沦为直白的注解,相反,它们迂迴曲折地环绕著展览题目展开(还是有些作品比较麻烦,比如说艾未未的作品,但倒不是他的作品本身的问题,而是因為他的名字总是盖掩一切而成为了焦点)。我将这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展览构成形容为一种“蒙太奇感”——让我联想到CHRIS MARKER的论文电影,只是没那么晦涩。只要罗列出展品和作品的种类,便能大概知道这个展览了不起的地方:它包括了涂鸦、绘画(当代的和历史的)、海报、电影、电视、漫画、录像、声音、摄影(包括幻灯投影)、行为、访问、剪报、小说、珍藏纪念品、卡拉OK和讽刺剧。

正是由于作品性质的广泛制造了展览的“蒙太奇性”,也制造了不同解读的可能性。展览的题目提出了“恐惧”,但从相反地看,抵制和意识觉醒的命题也贯穿了整个展览:首先,是抵抗殖民时代帝国主义者眼中的民族典型,从而获得了民族和个人的自我意识,如Larry Feign的漫画、Ming Wong的作品;然后,经过对欲望的压抑的抵抗,对疾病的抵抗,获得了身体意识的觉醒,如杨秀卓马六明Moe Satt的行为艺术;最后,是通过对二度殖民的抵抗,唤醒了公民的政治意识,如白双全的观念作品和进念的剧场等。

策展人将细小的PARA-SITE分割成三到四个小空间,在裡面时间一久,即觉得自己在一个层次分明的展览中,就像一个微缩的博物馆,让人想起那些狭小却能巧妙地分割成多间居室的香港住宅。了不起的是,尽管展品都被恰好地陈设出来,却没有半点精致化的庸俗感,连有一、两百年历史的文物级展品,和来自狂热歌迷的珍藏纪念品,都不会显得像死气沉沉的历史残迹。另外,策展人勇于表达他们的美学 - 看看墙上那浓重的绿色和橙红 - 展览焕然一新,它创造的几乎是怪异气氛与PARA-SITE以前的展览迴然不同。

一个关于香港的展览,却并不只有香港艺术家参加,这是很有益的。这说明香港的政治社会历史状况和本土艺术实践虽然特殊,但是它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有开放性,可理解性和可对话性。将香港和非香港艺术家一起展出,而让他们不彼此削弱,需要特别充份的研究和准备工作 ── 这个展览找到的历史展品和剪报十分精彩,它找到关於张国荣的材料比得上那些在官办的文化博物馆的展览,它展出人所共知的具代表性的香港艺术家如石家豪、白双全和李杰,也展出了杨秀卓的一件不那么广为人知的作品。因此,就凭它对香港文化和历史的热衷和尊重,这个展览就配得上赞赏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