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25 results for: 王思顺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9.10.13

    来自山与海的异人——2019亚洲艺术双年展

    李雨洁

    此次双年展呈现了来自东北亚、东南亚、中东及其他地域共十六国的三十组艺术家,保守估计其中超过三分之二参加过国际双年展,不算团体的话,有七位台湾人, 九位生理女性。这样偏颇的数字化勾勒出本展一些政治指标,然而较之更加明确的是艺术家与策展人飞往世界各地参与国际艺术活动、超越亚洲也超越山与海的共同经验。展览视觉上的逻辑联系很强,但若深究每件作品背后探讨的议题,会发现它们像是不同村落的吟游诗人,只因亚洲交通的联通漂流到此处开了个趴踢。策展概念蓝图煞有介事地打造了一个从赞米亚(Zomia)到苏陆海(Sulu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9.10.01

    没有航标的河流,1979

    杨紫

    展览名“没有航标的河流,1979”为1979年这个对当代艺术有特定意味的年份罩上了一层不明朗的前景。展览入口处,黄锐的《圆明园——自由》(1979)在图像上回应了被安置在入口左手边尽头的李翰祥导演在1983年拍摄的电影《火烧圆明园》结尾处的镜头,“星星美展”中社会变革期间遗留的伤痕记忆似乎与清帝国内忧外患的苦难背景联系了起来——在这个展览里,图像间相似性构成的线索往往比线性的年代推演更加明显。

  • 新闻 NEWS 2019.08.30

    第七届亚洲艺术双年展公布艺术家名单

    由国立台湾美术馆主办的第七届亚洲艺术双年展计划于10月5日开幕。本届双年展由台湾艺术家许家维与新加坡艺术家何子彦共同策划,将邀请来自16个国家,共30组艺术家及团队参与,展出作品囊括绘画、装置、录像、行为表演、工作坊等多种形式。馆方于今日公布了本届所有参展艺术家名单。

  • 所见所闻 DIARY 2017.03.23

    北京新常态

    李竞雄

    北京画廊周启动当天下午3点,我去了麦勒画廊位于798的新空间,等程然的表演“新古典”开幕。一杯香槟之后,聚集在门口的人群被放进尚未施工结束的新空间——部分暴露在外绿色石膏板,巨大的低像素电子屏,李剑鸿、李青、李维斯以及这次扮演程然的表演者王晶(程然助手)分散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观众很自然地站到了地上的白线之外。作为SNAPLINE铁粉,我一直站在李青背后,看她玩儿那台老式KORG合成器。一个貌似醉酒中年艺术家的人在演出中段走过来,试图打断李青但没有成功。

  • 所见所闻 DIARY 2016.11.15

    故事的故事

    刘倩兮

    观展

    “新茶要把人的意识下拉。人的意识是最阴的,它不能停留在人脑,应该在脚底。我们用新茶把意识引到下面,再用一个老茶把它钓上来,让人回到先天的状态,人就很爽……”我听着郑国谷讲茶,已经颇有些头晕,飘飘乎只顾一杯一杯地喝,身体渐渐被茶气逼的发汗。旁边一位大叔不停追问:“邀请喝茶代表什么?” “艺术家喝茶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场面有些乱

  • 所见所闻 DIARY 2016.05.03

    长长征

    杜可柯

    如果要给北京各大画廊制作卡通人物形象,长征空间的形象肯定是个有点儿怪怪的大叔。不是因为他的核心代理艺术家名单上鲜有女性名字,也不是因为长征灵魂人物卢杰本人的气质使然,而是从创始之初的“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到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12.30

    莫负三亚

    杨紫

    三亚华宇艺术青年奖评委主席皮力在颁完奖半个小时后又拿起话筒,上了台,一句话夺回所有人的注意力。“得奖就像性高潮,”他说,“痛快一回固然好,但是没有,很多人一辈子也就这么过来了。”他的比喻带有安慰色彩,同时似乎也在提醒青年艺术家们——二十位提名候选人中只有十分之一(陶辉和杨健)捧得了由艺术家徐文恺团队精心制作的奖杯——千万不要辜负颁奖宴会厅外的三亚:蓝天白云,沙滩美酒,舒缓惬意。

  • 新闻 NEWS 2015.12.18

    2015第四届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获奖名单揭晓

    99艺术网报道:2015年12月18日晚,2015第四届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颁奖典礼在三亚举行,艺术家陶辉摘得“评委会大奖”,艺术家杨健获“评委会特别奖”。本届华宇青年奖由皮力、凯伦·史密斯、田霏宇、徐累、张培力担任终选评委,入围艺术家包括:陈天灼、关小、韩冰、林科、刘诗园、刘辛夷、陆平原、苗颖、彭奕軒、谭天、陶辉、王恩来、王思顺、杨健、楊沛鏗、于吉、詹蕤、张如怡、钟云舒及朱田。

  • 新闻 NEWS 2015.12.18

    第四届三亚艺术季在海南三亚开幕

    凤凰新闻报道:第四届三亚艺术季“时间图景”于2015年12月17日在海南三亚开幕。今年的艺术季分为“华宇青年奖”奖项评选及颁奖、入围艺术家主题展“青年的尺度”、“有此山川——多维度里的中国山水”四部分,以及没顶公司出品的“发明仪式”。展览期间将举办由“社会介入型艺术”及相关问题展开的思想交锋辩论会、青年艺术家“未知沙龙”等活动。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04.15

    资本万岁 - Vive Le Capital

    姚梦溪

    资本主义的特点之一是财富分配不均,根据喷涌理论:你拥有越多,将能得到更多,每个人都深陷其中。这场为资本主义“欢呼”的展览(至少展览题目中称“资本万岁”),并没有对资本主义作道德上的是非论述。实际情况是,艺术家作为社会工厂的一员,同样无法逃脱资本的裹挟。在空气般的资本面前,控诉或赞扬都显得过于简单;相反,描述和效仿让观者握有开放的主动权,而策展人也没有拒绝把展览当作一场下午茶式的“资本”体验——展厅中央位置,9台电视同时播放徐震没顶公司在今年香港巴塞尔期间出品的《天下-20岁系列》(2015)的广告《20岁》(2015),它像商店里的电视墙一样,向观众发出极具诱惑的催眠电波——粉紫色奶油画如少女身体般缠绵流淌到画布上。作品异轨挪用商业形式,置换其存在的空间,将意义反转。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01.20

    无聊就是行动的开始……

    易鸿

    尼古拉•布里奥(Nicolas Bourriaud)在其著作《后制品》里强调了当代艺术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潮流,即“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通过翻译、再现、重新展出和利用别人的作品的方法进行工作”。如果只看“无聊就是行动的开始……”的策展陈述,我们也许会忍不住接着推论:艺术策展和评论是否也存在同样的倾向,即从某哲学“概念”或某先哲的“警句”出发,在其基础上强行推演出展览的出发点(或许可称之为“后策展”或“后评论”)?当然,这种对已有观念的“回收利用”与布里奥在《后制品》中赋予艺术家翻译策略的意义相比,营养成分显然少得多。

  • 专栏 COLUMNS 2014.12.11

    修辞的密度,与波普考古学

    鲁明军

    我试图勾勒一条何岸个展“硬汉不跳舞”的清晰线索,但发现越是如此,似乎离展览本身反而越远。甚至觉得,任何试图说清何岸艺术实践的努力都注定是徒劳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何岸本身是含混的,模糊的,恰恰相反,日常生活中的他,意识、思路和立场实际上是非常明确的,身边的朋友都曾目睹过他的“爱憎分明”和他的“职业洁癖”。而他之所以惯性地使用一种压迫的、粘滞的、曲褶的、甚至有点“拖泥带水”的修辞方式,或许正是出于对这种“明确性”的警惕、怀疑和不信任。

  • 采访 INTERVIEWS 2014.12.07

    苏文祥

    贺潇

    泰康空间近年来一直对年轻艺术家们的创作保持密切关注,自2009年启动的51平方项目,到如今的露台项目和年轻建筑师项目,在此期间,空间对策展策略也进行了调整。正在展出的“慢门”,“第一次黎明”, “爱情故事”是四位武汉艺术家的独立项目, 策展人苏文祥在这篇访谈中介绍了空间的策展方法,以及此次展览与武汉这所城市的关联性。此次三个个展均将延续到2015年1月17日。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10.09

    王思顺:真理

    陈熹

    王思顺的个展“真理”作为没顶画廊落成后的首展,内容包括了一段关于火的旅程,那些行为、录像、摄影、装置都似乎是这段旅程不同阶段的特异风景。据王思顺介绍,他请一位消防员在某次火灾现场取得一枚火种,将这枚火种燃放在煤油灯里,借此保存起来。艺术家接着策划并履行了这次为期10天、携带火种从北京到上海的车旅。旅途中在私人的加油站罐装一些散装汽油,略有几分随机的播撒并用那枚火种引燃周遭景致。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11.03

    朱家角三日

    陈熹

    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突然取消了对本次“朱家角当代艺术展”的财政支持,原因是一条关于节俭举办文化活动的上级文件。但精力爆发不肯放弃的策展人安妮还是寻找到香港共同艺术基金会的创始人吴燕这位肯出资的金主,同时还找到一家名为“巨佳”的景观设计公司单独来赞助石青的作品。但经费还是比原来紧张得多,所以展览规模有不少缩减,绝大多数北京的艺术家都没能来参加——在这种时候,李牧说:“花钱就是为难别人。”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3.07.09

    基础部

    贺婧

    对于泰康空间的夏季群展“基础部”,令人感兴趣的是“基础”这一概念在展览机制、美学倾向和作品形态之间的游走与转化。毕竟,以“基础部”作为展览标题容易让人产生异于策展初衷的联想——对于中文“基础”一词约定俗成的理解往往将展览指向于艺术创作过程的某个积累阶段或某种储备能力,而因此在时间性的指涉上划定为某个靠向前端的范围。从这个角度来看,“基础部”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基础”作为策展主旨所指向的反而是艺术创作的“最终”阶段,即作品之呈现。展览中的七位艺术家,尽管创作逻辑与美学态度迥异,在这次展览中的作品形式却呈现出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07.04

    非此非彼

    韩丽

    下午四点二十分我们终于到达开幕现场,相比于在空间门口分散堆放的圆形装置,泰康猩红色的大门更显眼得多,但是这不妨碍它们成为此次展览中最舒适的休憩坐台。据泰康空间的推广总监窦子介绍,这次展览的布展过程有些一波三折。原本预计安装在顶楼露台空间的装置由于荷载承重限制,最后被挪至展厅门外,成为对露台公共空间的地面呼应。而另一件为本次展览专门制作的装置作品在凌晨两点才完成,运送到展厅完成布展的时间是开展前一小时。当然与某些国际大展的混乱状况相比,这些惊险似乎也不算什么。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3.07.03

    长物志NO.3:王思顺

    陈熹

    步入王思顺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个展项目“长物志”,我们便需要接收以下的事实:只有两块石头,且它们与艺术家去年在长征空间展出的另外两件作品暗通款曲。三件作品都用到了错位(Dislocation):把一件事物移植到新的情境之中。这是当代艺术家常用的手法之一,但王展示出了更多的可能性,时间的错位,前后认知的不协调。更有趣的是,在王的作品里错位的不只是物体,更是一段经历或一种情绪。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3.06.24

    “阿姨杯”连续剧场

    韩丽

    整理作为日常生活行为发生于相对较为封闭的私密空间,执行过程中直接贯穿着整理个体自身的整理逻辑,整理对象在空间中的物理位移并不提供能量,而是化约为统一的存在方式,在接下来的物体及空间使用中,复归于散乱的零。

    “阿姨杯”连续剧场中,邵一与唐茂宏马拉松式的整理持续进行,由艺术家工作室搬运来的上百件日常之物在展览场域成为不停被变换展示的集合雕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3.02.28

    ON | OFF

    Angie Baecker | 贝安吉

    “ON | OFF”荟萃了来自中国内地五十位生于1976年以后的艺术家的作品,1976正是中国社会集体意识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毛去世,文革结束。与新博物馆的“比耶稣还年轻的一代”(Generational)类似,这个规模庞大的展览从观念和实践上,以决定性的手法,对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创作进行了梳理。策展人孙冬冬和鲍栋的构思起始于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常被“年轻”和“中国的”这样的标签所遮蔽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