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王思顺,《不确定资本之六》,2012,装置(硬币),19×19×19''.

北京

基础部

泰康空间|Taikang Space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红一号艺术区B2
2013.06.27 - 2013.08.17

对于泰康空间的夏季群展“基础部”,令人感兴趣的是“基础”这一概念在展览机制、美学倾向和作品形态之间的游走与转化。毕竟,以“基础部”作为展览标题容易让人产生异于策展初衷的联想——对于中文“基础”一词约定俗成的理解往往将展览指向于艺术创作过程的某个积累阶段或某种储备能力,而因此在时间性的指涉上划定为某个靠向前端的范围。从这个角度来看,“基础部”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基础”作为策展主旨所指向的反而是艺术创作的“最终”阶段,即作品之呈现。展览中的七位艺术家,尽管创作逻辑与美学态度迥异,在这次展览中的作品形式却呈现出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无论是装置、录像或是绘画,现场作品的交汇点落在那些基本的线条和形状(方、圆、锥形)、质朴的色彩(黑、白、透明或材质固有色)以及单质的材料(木头、金属)上。“基础”在这里不再以一种循规蹈矩的、谦卑的面貌处在它通常被理解的范围内,而是逾越了其时间惯性,出其不意地同时成为作品形式的落脚点和策展主旨的出发点,从而试图“重新观看”或挖掘作品间“被忽视的联系”。换句话说,“基础”在这个展览中更多地是以“形容词”而非“名词”的姿态通过现场空间呈现出来。

然而,形式上的关联性所营造出的朴素克制(sobriété)的现场并不能将“基础部”等同于一个极少主义的展览。正如形式上的克制固然是极少主义艺术作品被归结出的一种美学倾向,但这种形式特征本身并不作为指导极少主义艺术创作的“目的”而存在。换言之,极少主义艺术往往被过于简化地理解为一种美学样式,但它恰恰不是作为形式特征而是作为一种美学态度而成立。同样地,虽然原基式(rudimentaire)的作品面貌在“基础课”中以相对统一的气氛被呈现出来,但展览本身并不是为了搭建某种均匀的极少主义美学现场而展开。相反地,在逐个观看了现场七位艺术家的作品之后,得到的反而是一种异质化的观展体验——即使对于那些在面貌上具有相似性的作品来说也是如此。例如隋建国的《一立方米的黑暗》呈现出典型的极少主义倾向(正如Frank Stella所言,“你所看到的,就是你所看到的”);但同样以金属立方体形式呈现的王思顺的《不确定之资本之六》,则杂糅进远远超出其冷静形表的意图、动作和时间。或者说,现场作品在形式上的关联和创作逻辑之间的断裂恰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策展人对于作品观念性和开放性的强调。“基础部”仿佛一个倒着推理的命题,以统一的基础形式为策展主旨出发,继而尝试推述艺术家创作之开放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