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听路:中国当代声音艺术实践”展览现场,2024. 图片提供: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上海

听路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 Shanghai Duolun Museum of Modern Art
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27号
2024.03.16 - 2024.06.16

曾有一个夏日夜晚,我躺在床上,恍惚中听见海浪拍岸的声音。后来发现,是下了一场雨,地面潮湿,有车驶过,听来便似海浪声。另有一回,我参加了一个跟随视障人士行走苏州河的活动,双眼被厚厚的眼罩蒙住,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但仅仅过了一小段时间,听觉系统就在高度警觉中变得异常敏感,逐渐能够凭声音判别前后左右路上的动静。

近日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开幕、由声音艺术家和研究者殷漪策划的群展“听路:中国当代声音艺术实践”让我回想起这两个记忆片段,于是“听路”这个动宾词组与其说给我一种错位感,不如说肯定了一种在视觉主导的世界里体验现实的别样方式,或者说,一种基于“声音-聆听”的思维方式。王长存的《瀑布》(2013)最接近我的前述体验,七台堆叠而起的电视机播放着雪花画面,传入耳中的却是瀑布的录音;声音改变了我们对雪花画面的感知,我们看见了一条由声音、图像、经验和想象共谋的瀑布,亦是对于“信息流”的视觉隐喻。陈维的《协奏曲/弹幕》(2021)使用模块合成器将观众输入的弹幕转化为随机声响,并在展厅外的多伦路上播放;若将发送弹幕的动作视作“发声”,那么该作品便在字面意义上实现了隐喻的“发声”,而这“发声”也会吸引更多观众到来。杨嘉辉的《消音状况之二:消音舞狮》(2014)做了一种减法,舞狮表演去除了打击乐的伴奏,其他原本被遮蔽的声音(表演者的呼吸声,脚步声,语言交流)及其暗示的权力机制便凸显出来。孙玮的《瓶子的旅程》(2007)和张安定的《田野:虚空中的聆听》(2024)分别以田野录音作为方法,探讨声音与空间和身体的关系;而颜峻在《打口》(2018-2024)中呈现了打口碟在地面滚动的图像和声音记录,以及将几十张打口碟堆叠而成的桶状装置,仿佛那是中国第一代声音艺术实践者虽有缺陷却养料丰厚的“第一桶金”。

将这六件作品串联起来的,则是丰富的中国声音艺术文献,它们展示了“听路”展览更重要的脉络,即这也是一条贯穿着问题意识的“听觉艺术之路”。或是囿于展览规模所限,策展人选择了三个在他看来对于中国声音艺术而言至关重要的展览作为锚点展开讨论:“唤醒巴特西”(2006,伦敦)发生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之前,世界对中国充满好奇,欧宁受小汉斯之邀在伦敦泰晤士河畔即将进入改造的巴特西电站策划了这个声音艺术项目; “转速:中国声音艺术大展”(2013,上海,姚大均策划)是2013年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的主题展,展现城市更新和文化营造的过程中声音艺术的发展;“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2021,太原,欧宁策划)用实地录音的方法强调差异性的地方人文地理研究,也是对“文旅”模式中声音艺术发展的思考。围绕这三个展览的文献资料亦有充分呈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包括殷漪在《声音艺术?》一文中提出,“声⾳艺术是要去提供一个事件或一种氛围,并以此建立一个供进入者反观的场”;欧宁的《听觉的复权》从欧洲教堂声音作为权力载体切入,指出要把声音视作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多使用听觉去感知世界,发展批判性思维。展览更设置了“听路”广播台,观众可以在前台领取一个收音机,调至不同频率后便能收听展览文献中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