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李然,《地理之外》,2012,单声道彩色高清视频装置,截屏。

深圳

深圳第七届雕塑双年展

OCAT深圳馆 | OCAT Shenzhen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F2栋
2012.05.31 - 2012.08.31

今年的雕塑双年展构建于已然国际化的传统之上,往届的参与者包括了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第四届),奥拉弗•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以及瑞克特•蒂拉瓦尼加(Rirkrit Tiravanija)(侯瀚如与皮力策划的第五届)等国内外的重要艺术家。这次的参展名单接近于50人,在规模上远远超过了往年,也反映出三位策展人刘鼎卢迎华苏伟的策展雄心。或许由于卢迎华的介入,本届双年展尤其受到了来自国际的关注——这多少得益于卢本人的履历,她是54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五位国际评委之一, 也是目前正在筹备的、今年九月开幕的光州双年展的六位女性策展人之一。

此次的策展三人组刚刚总结了“小运动”的展览,一个与之相关的、方向广泛的展览在2011年年底在同一所美术馆中展出。雕塑双年展继承了“小运动”中大量的知识和资源,虽然后者侧重于“自我实践”,本届双年展关注的则是“个体实践”或个人精神。展览被命名为“偶然的信息”,副标题“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清楚地鼓励观众将每个艺术品作为一个单独的单元、一个独立的对象看待。

展览囊括了近50个在背景和年龄上跨度极大的艺术家,被分为几个不同单元。第一部分“不期而遇的遭遇”,界定的是90年代在国内艺术历史上有着特殊重要性的艺术大作,如顾德新的捏生肉的系列“1996年8月26日”(1996)中的一部分,以及或王功新的 《布鲁克林的天空——在北京打井》(1995)。个别作品也许是新发现,例如一组从未在中国大陆展出过的照片,朱加的《这两人有过性关系吗?》的系列照片。这个单元也包括了九十年代的文献,如冯博一、曾小俊等人编辑的《黑皮书》,《白皮书》,《灰皮书》(1994-97),以及宋冬郭世锐合作的《野生》(1997) 。总之,“不期而遇的遭遇”中的作品显然能够帮助许多对近期北京(大部分参展的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大本营)艺术生产不熟悉的观众们摸清原委;90年代的作品及其文献通过两个大型展馆的漫游之旅提供许多令人愉快的经历,其历史背景与新作并列,并且给予年轻艺术家从未有过的权力感和持久的厚重感。但是,从整体来看却未必能够提供历史的参考线索。

展览的第二部分,“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包括来自国内外的年轻艺术家与他们近两年的创作。艺术家绝大部分是80后,和上一部分的作者平均年龄差异多于20岁,造成了很明显的代际差异。全部作品在展览空间混合展出时,“自我指涉”(self-referential) 的特征时时能够被察觉到。以开幕当天的两个表演为例:鄢醒虚构的艺术史《接受史》(2012)和来自非洲的纳斯提奥•莫斯奎多(Nastio Mosquito)的《非洲人?我想是吧》(2009),后者在描绘想象中非洲的一组幻灯片前咏诗(其实表演前一天他在深圳各处拍摄的具有非洲意象的照片),并且和观众互换交流。

雕塑的概念被拓宽,录像装置被纳入进来,像李然对探索频道滑稽模仿的《地理之外》(2012)。作品采用了对纪录片的模仿,在摆放为一堆的7至8台老电视机上播放,艺术家自己扮作主持人,开发了一个想象中的原始部落并勇闯险境。虽然李然的表演让一切看上去像是真实的,其实却完全是在蓝屏前拍摄的。形式主义的相似之处和苦笑的社会评论引人入胜。

当我们超越系统、区域、和艺术史等机制时,观看的方式即便是偶然的发现却难以评论。 按照策划的文章提出的策展策略,之所以选择年轻艺术家是因为“近几年来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游行和工作中所接触到和了解到的部分艺术家和工作 ”。观者被留下来思量每件作品和每个艺术家的创造原动力,而不是创造的语境与系统,也刻意地回避作为信息的组织者、编辑者,或作为从对看似相关的众多作品的组合中推进某个观念的策展人概念。关于策展小组的理念和每位参展艺术家都有大量的文本作为支撑,纸本的展览甚至可以说超越了展览现场,更加生动。

深圳雕塑双年展的策展方法论(curatorial methodology) 提出了各种亟需回答的问题:“个体实践”、“个体秩序” 与“自我指涉”的具体特征是什么?如果有可能从他们外在的创作背景中提取艺术家“个体实践”,然后汇总展示,那么,基于策展人的个人经验策划一个展览意味着什么?这种经验的主观性对于学术策展来说是否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