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蔡泽滨,《雕刻家》,2014,布面丙烯,30x40cm.

北京

蔡泽滨:橄榄

NUOART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二号院798艺术区706北一街B07号
2015.05.16 - 2015.06.28

如果说,被突然拽入眼帘的事物显得意外的话,那这种“猝不及防”可视为一次视觉占领,此时,知觉经验对其视觉所实施的覆盖也算是进一步对事物的心理侵占。当视觉占领与心理侵占之间反复上演重叠、契合、错移的交叉关系时,事物可视的主体也会随之更改,被“意化”的事物所投射出的指涉性“容量”也将超出事物本身的维度。对我而言,蔡泽滨的绘画便在提出这样一个如何把控“容量”在其思考中承担维度的问题,并使契合的偶然与必然体现在画面中,同时又将其转移。

从构图来看,画面中出现的能对其辨认的“孤立物”本身就视如一次被思维侵占后的视觉占领,因为往往构图的确立已经在心理上完成了这次视觉占领的动机——可以说在用框取、简化的构图方式来剔除事物无意义的“孤立”时,其属性与表征也越发突显——去语境后,事物的功能属性在最大限度内成为属性的外壳,所以这也同时强化出属性与表征的共有特征。例如作品《裸露的底部》(2015)确实在完整的深色背景下毫无遮掩的烘托出或许从未被解读过的瓶底,这种强行的专注看似是对微观经验的提示,未被正视的裸露在感性、暧昧的光线下显得合情合理,但作为视觉兼心理侵占的绘画本身,这种尺度又涵盖在艺术家所指涉的“容量”内。同样,《一个面无表情的O》(2015)在拟造的情境中缩短了用语言表述图像的长度,《三层记忆》(2015)也使得空间在导向控制平衡的支撑点时,物理空间转移到了心理的空间。如果把蔡泽滨绘画的指涉称其为“欲言又止”,那这里的“言”是由目击物与“看”的直觉相契合开始的,而“止”于这两者的交叠所产生的超出常规的意外。这种“欲言又止”的意外与事物的“无意义”相比在主动性上显得更坚硬。作为作品名称的文本又为“欲言又止”制造了一种可供重叠、契合、错移进行交叉的思考环境。

个展中所有画面的颜色试图作为一种超出事物表征的“心理跟踪”——本身颜色的属性会导向心理,它在强化一种心理暗示时,又在阻隔我们对画面中原有事物属性地回归。而这种本能地跟踪又把艺术家的表述推向了最初直视画面的问题——这是否是物的事实,还是导向了新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