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史金淞,《戏剧形式-惊蛰》,装置 -木头,布, 黑玻璃,规格可调整,2010

北京

“丛林” 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管窥

站台中国 | Platform China
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中二街D07
2010.03.06 - 2010.05.16

站台中国声势浩大的“丛林”群展超越了展览的范畴,更像是一个小规模的当代艺术博览会:绘画、装置、摄影、video等一应俱全,单单从庞大的参展艺术家名录上就可以发现,展览尽可能多地邀请了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其中尤以青年艺术家为主。

展览没有固定的主题,不过仍然可以看出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生力量更强调个人态度在社会中的介入,而不仅仅是通过艺术语言重现中国社会飞速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曾经多见于当代艺术作品中的玩世不恭、焦虑讽刺变得愈加暧昧不明,隐藏在更加平实舒缓的表面下。对人性、生命、社会等诸多问题的关注并没有丧失,而是将这种关注融入艺术家对日常物体及琐碎生活点滴的体察中。贾霭力的《无题》利用炭笔直接在展厅的墙上作画,将普通家庭中经常挂在墙上的装饰品加以抽离地再现。李青的《白色群像》则在画布上为废弃的冰柜等“白色家电”绘制出伦博朗式的集体肖像。李富春的装置《不穿衣的才是天使》直接利用一个80年代常见的老式洗衣机加以展示。这些日常物体由于艺术家个体态度的介入而摆脱了微不足道的角色,并被赋予了庄严的批判意味。

在这些活跃于当代艺术风口浪尖的艺术家中,大部分是独立于体制之外的,自由的生活和创作状态使他们的作品呈现出更为舒展饱满的艺术生机。自然界的丛林中恣意生长的植物暗合了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界富于朝气、自由蔓延的蓬勃景象。而在禅宗中,丛林的意义,旧说是取喻草木之不乱生乱长,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热闹而不杂乱,喧嚣而不纷扰,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理想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