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臧坤坤,《有阴阜的环形沙发》,2008,115x140cm。

北京

解禁之后

时态空间 | 798spac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798路陶瓷三街(北京8503信箱)
2012.03.09 - 2012.03.21

在中国,性许久以来都是淫秽的代名词,处于压抑禁锢的状态下,人们谈性色变。改革开放以后,它从枷锁下一点点挣脱出来。如今,随着信息的发达与通透,性早已不再是神秘和羞耻的话题,变得稀松平常起来。“解禁之后——新一代的性与爱”展览,由朱朱策划,共有28名年轻艺术家参加。

这些作品,从绘画、摄影、雕塑到装置到录像,分布在时态空间的大厂房里。情色在艺术中的表达,已不再是对人体简单的描摹,它呈现了多样化的面貌。当禁忌不再是禁忌后,它就失去了危险的气息。现场的气氛是放松的,甚至有种游戏的意味在里面。在共同经受过从性压抑到性解禁的年代后,观众如今能够在公开场合直视这些以性为主题的作品,从中很容易找到共鸣。

入口处,是李青的玛丽莲•梦露和邓丽君的肖像画,他的号召是欢快的:“应该像安迪•沃霍尔热爱可口可乐一样去热爱杜蕾斯。”画中,两个中国美国的“军中情人”,头戴钢盔,盈盈含笑,乍一看,非常相似。在性匮乏和传播手段单一的环境下,大众偶像仅仅以姣好的容颜,即可撩拨起众人的欲望。解禁年代的初期,情色依然是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带有一定的克制性。李晖的装置《轮回》,则是一张笼罩在霓虹光影下的床。这件以气氛动人的作品,在此表达的主旨很明确:性看似神秘,但也就是一件简单的日常之事。

邱炯炯的纪录片《姑奶奶》,走近了同性恋这个群体。主角在镜头前袒露自己的性经历。直白甚至露骨的言语,在满足观者好奇心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窥伺与共鸣的快感。貌似不正常的疯癫话语在经过反复诉说之后,也就脱下了被主流社会套上的“异常的面具”。不过,社会的宽容度与多元化未必成正比。蒋志的《0.7%的盐》(源自他的同名录像),是香港影星阿娇那张楚楚动人的脸。看到这张脸,自然不可避免地想到2008年的“艳照门”事件。民众对这一事件的猎奇,网络产生的话语暴力,在那个时期将性(公众人物的性行为)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蒋志在图片旁的墙上留下一句话:“如果一定要说爱是什么 我宁愿谈论时间。”

性与爱原是人类的本能,对其封闭压制、讳莫如深只会增加它的摧毁力。这场展览恰当好处地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然的氛围,同时又对性所引申出来的社会问题进行了严肃思考。